强磁棒的铁磁性
很多人通过使用强磁棒,能够发现它们具有一定的磁性,很强,并且,如果想要知道它的质量如何,能不能使用时间比较长,那么主要看看,以下将会具体介绍一下它的铁磁性:
一、铁磁性的概念
这种磁性物体和前述磁性物体大不相同,它们只要在很小的磁场作用下就能被磁化到饱和,得到高的磁化强度,当外磁场移去后,仍可保留极强的磁性。磁化强度M与外磁场H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的复杂函数关系;磁化时,会出现磁滞现象;物质内部的原于磁矩是按区域自发平行取向。具有铁磁性的元素不多,但具有铁磁性的合金和化合物却各种各样。发现9个纯元素晶体具有铁磁性。当铁磁性物体的温度比临界温度TC高时,铁磁性将转变成顺磁性。
二、强铁磁性的起源
强磁棒具有很强的磁性,主要起因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内部交换场,这种交换场来源于相邻原子之间电子自旋磁矩的强耦合。铁磁物质的交换能为正值,而且较大,从而导致物质内部形成了许多小区域,每个小区域的体积大约为103mm3,原子数为1012~1015个,这种小区域称为磁畴。每个磁畴内部,相邻原子间电子自旋磁矩平行排列时,相互作用能量低,因而也稳定,从而使得每个磁畴内所有原子的磁矩都有相同的取向。
三、铁磁性的特点
1、在外磁场作用下较易达到磁饱和,此时磁化强度不再随外磁场的增加而增加,而一般顺磁体则很难达到磁饱和。
2、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,即磁化率和磁导率不是常数,而顺磁体的磁化率和磁导率在一定温度下是常数。
3、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,当强磁棒在高于TC时,其铁磁性消失,铁磁体转变成顺磁体。
4、外磁场变化时,磁化强度的变化滞后于外磁场的变化。铁磁体的磁化过程包含了明显的不可逆过程。当撤去外磁场时,铁磁体仍保留部分磁性,其磁化强度不为零,由于铁磁质中存在掺杂等原因,各个磁畴间存在着某种“摩擦”阻碍各磁畴在去掉外磁场后重新回到原来混乱排列的消磁状态,即使去掉了外磁场,铁磁质仍然保留部分磁性。而顺磁体在撤去外磁场时,其磁化强度立即变为零。
上面也介绍了关于强磁棒的铁磁性的相关介绍,它的吸铁功能还是比较强,这种产品也可以吸附各种铁屑,铁杂质之类的东西,可以说是一种很实用的东西。